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门市工业重镇评选考核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1 23:58:12  浏览:875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门市工业重镇评选考核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门市工业重镇评选考核办法》的通知


荆政办发〔2008〕9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屈家岭管理区,荆门经济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中共荆门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城镇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荆发[2007]11号)精神,扎实做好工业重镇评选考核工作,推动全市城镇工业快速发展,经市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将《荆门市工业重镇评选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荆门市工业重镇评选考核办法  

  为了加快我市城镇工业发展步伐,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荆门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城镇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荆发[2007]11号)精神,市政府决定每年从全市乡镇(市、县<市区>所在镇、街办除外)中评选出10个工业重镇。特制定如下评选考核办法: 

  一、评选考核目的

  建立动态评价、激励和退出机制,对工业重镇实行“择优入围”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城镇工业发展水平。

  二、评选考核范围

  根据统计口径,当年规模工业增加值排名进入前20位的乡镇。

  三、评选考核的指标及方法

  (一)考核指标。

  主要考核设总量指标和发展指标,既要重视总量,更要突出发展。

  1、工业(规模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基本分15分):达到平均数记基本分15分,每增减5000万元增减1分。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基本分15分):达到平均增幅记基本分15分,每增减10个百分点增减1分。

  2、规模工业企业个数:

  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达到平均数记基本分10分,每增减1家增减1分。

  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数以上年末规模企业为基数,记基本分13分,每增减1个规模企业增减1分。

  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额达到平均数记基本分10分,每增减5000万元增减1分。

  投资增幅达到平均增幅记基本分10分,每增减5个百分点增减1分。

  4、规模工业实交税金:

  实交税金总额达到平均数记基本分6分,每增减200万元增减1分。

  实交税金增幅达到平均增幅记基本分6分,每增减5个百分点增减1分。

  5、规模工业企业新增就业人数:

  规模工业企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到平均数记基本分5分,每增减100人增减1分。

  6、工业用电量:

  工业用电量达到平均数记基本分5分,每增减200万千瓦时增减1分。

  工业用电量增幅达到平均增幅记基本分5分,每增减2个百分点增减1分。

  (二)另设奖励。

  1、当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每个奖励5分、当年获得中国名牌的每个奖励5分。

  2、当年引进上市公司的每家奖励5分,当地公司上市的每家奖励10分。

  3、当年投资在5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每个奖励3分。

  4、当年每增加1个亿元(销售收入)企业奖励3分。

  5、当年每新增加一家新投产规模企业奖励2分。

  6、当年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每个奖励2分,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每个奖励1分

  (三)其它。

  1、上述指标的每项奖励和扣减分不得超过其基本分。

  2、上述指标中的平均数、平均增幅指当年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排名进入前20位的乡镇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平均增幅。

  3、考核数据以市统计局为准,以市经委、市国税局、地税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荆门供电公司等单位的统计报表作为参考。

  4、工业重镇评选考核工作在下年度元月底前完成。

  5、本年度发生环境事故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乡镇不得评为工业重镇。

  四、组织领导

  成立市工业重镇评选考核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担任组长,市经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市安监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荆门供电公司等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委,负责具体评选考核有关工作。

  五、奖励办法

  (一)市政府对先进工业重镇给予奖励,综合得分第一名奖30万元,第二名奖20万元,第三名奖10万元。

  (二)工业重镇按总分由高到低排序,前十名确定为本年度工业重镇。上年度工业重镇考核评分未进入前十名的自动淘汰。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国性社会团体成立活动宣传报道管理的函

民政部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国性社会团体成立活动宣传报道管理的函
民政部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报、团结报、国际商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环境报、中国人口报、中国电影报、中国交通报、中
国经营报、科技日报、中国劳动人事报、中国消费者报、理论信息报、中国文化报、社会保障报、中国人才报、中国农牧渔业报、中国经济信息报、中国老年报、中国商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团体管理和新成立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统一由民政部负责审批的精神,我部于1988年8月组建了社团管理司,并开始承办全国性社团的审批工作。 为了加强工作配合,更好地对社团活动进行宣传,希各新闻单位今后遇有涉及到全国性社会团体成立的新闻报道,请
事先与我部社团管理司取得联系,进行核实,以免出现报道上的失误或引起混乱。特此函告,望大力协助。
联系电话:(略)



1989年7月27日

建设部、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财政部关于印发《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设部 等


建设部、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财政部关于印发《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设部、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厅)、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财政厅(局):
为了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我们制定了《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提高城镇职工、居民的住房水平,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管理工作,制定经济适用住房的方针、政策,根据国家住宅建设发展规划制定经济适用住房发展计划,并进行宏观指导。
各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实施方案,编制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计划与规划,指导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
各直辖市、市、县建设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具体实施方案;负责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以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为供应对象,并按国家住宅建设标准(不含别墅、高级公寓、外销住宅)建设的普通住宅。
第四条 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认定的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
对离退休职工、教师家庭住房困难户应优先安排经济适用住房。
第五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体现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使用功能要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六条 地方人民政府要在计划、规划、拆迁、税费等方面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制定政策措施,予以扶持。
第七条 地方人民政府根据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优先安排建设用地。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的供应原则上实行划拨方式。
第八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筹集:
(一)地方政府用于住宅建设的资金;
(二)政策性贷款;
(三)其他资金。
第九条 建设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每年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计划,提出建设资金的使用计划,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主管部门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指定或设立专门机构,承担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出售、出租等工作,并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
第十一条 经济适用住房一般应以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建设。
承建单位要按合同规定的工期和成本确保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质量。
第十二条 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由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物价管理部门按建设成本确定,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批后执行。
建设成本构成:
(一)征地及拆迁补偿安置费;
(二)勘察设计及前期工程费;
(三)住宅建筑及设备安装工程费;
(四)小区内基础设施和非经营性公用配套设施建设费;
(五)贷款利息;
(六)税金;
(七)以(一)至(四)项费用之和为基数1%-3%的管理费。
第十三条 购房者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按规定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994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