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部关于废止部分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6:39:45  浏览:838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关于废止部分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废止部分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1994年11月11日,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劳动管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后,我部对现行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经研究,决定废止部分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现予以公布。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目录(共计136件)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一 |综合类(1件) | | |
|----|--------------------------------------|----------------------------|--------------------------|
|1 |关于做好《行政诉讼法》实施准备工作 |劳政字〔1990〕4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意见的通知 |1990.4.16 |失效 |
|----|--------------------------------------|----------------------------|--------------------------|
|二 |劳动计划(12件) | | |
|----|--------------------------------------|----------------------------|--------------------------|
|1 |关于电力部、水利部、交通部、邮电部 | 1979.3.15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劳动计划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 |效 |
|----|--------------------------------------|----------------------------|--------------------------|
|2 |关于加强职工调剂工作的通知 |(82)劳总劳字10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 |1982.3.27 |失效 |
|----|--------------------------------------|----------------------------|--------------------------|
| |转发浙江省劳动人事厅《关于全民所 |劳人计局〔1984〕14号 | |
|3 |有制单位用耕地安排劳动力的若干规 |1984.5.9 | 同 上 |
| |定》的通知 | | |
|----|--------------------------------------|----------------------------|--------------------------|
|4 |关于改革供销合作社劳动工资计划体 |劳人计〔1984〕24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制和统计问题的通知 |1984.5.11 |效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5 |关于印发《经济特区劳动工资计划和 |劳人计〔1984〕58号 | 同 上 |
| |劳动力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1984.12.17 | |
|----|--------------------------------------|----------------------------|--------------------------|
| |劳动部关于原则同意《海南经济特区 | | |
|6 |劳动工资计划和劳动力管理试行办 |劳计字〔1989〕30号 | 同 上 |
| |法》的复函 |1989.7.28 | |
|----|--------------------------------------|----------------------------|--------------------------|
|7 |对国家计生委关于急需解决的问题的 |劳办计字〔1991〕5号 |调整对象消失,自行 |
| |请示意见的复函 |1991.4.4 |失效 |
|----|--------------------------------------|----------------------------|--------------------------|
|8 |劳动部关于印发《农村牧渔场劳动计 |劳计字〔1991〕22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划体制改革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1991.4.5 |失效 |
|----|--------------------------------------|----------------------------|--------------------------|
| |劳动部对内蒙古劳动人事厅《关于在 |劳办计字〔1991〕9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9 |呼盟地区实行劳动计划体制改革试点 |1991.5.7 |失效 |
| |的报告》的批复 | | |
|----|--------------------------------------|----------------------------|--------------------------|
| |劳动部对《河北省劳动厅关于在全省 |劳计字〔1991〕46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10|国营企业试行劳动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1991.9.13 |失效 |
| |请示》的复函 | | |
|----|--------------------------------------|----------------------------|--------------------------|
|11|关于印发《劳动计划体制改革汇报研 |劳办计字〔1991〕26号 | 同 上 |
| |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1991.12.2 | |
|----|--------------------------------------|----------------------------|--------------------------|
|12|劳动部关于江西供销合作社及直属单 |劳办计字〔1992〕20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位劳动计划和统计管理问题的复函 |1992.9.23 |效 |
----------------------------------------------------------------------------------------------------------
----------------------------------------------------------------------------------------------------------
|三 |劳动就业(5件) | | |
|----|--------------------------------------|----------------------------|--------------------------|
|1 |关于试编城镇待业人员培训和就业规 |劳人培〔1984〕11号 |只试行一年,适用期 |
| |划和通知 |1984.4.2 |已过,自行失效 |
|----|--------------------------------------|----------------------------|--------------------------|
| |劳动部、国家税务局关于颁发《劳动服 |劳力字〔1988〕26号 |已被《中华人民共和 |
|2 |务公司集体企业财务制度(试行)》的 |1988.12.8 |国财务通则》、《中华 |
| |通知 | |人民共和国会计准 |
| | | |则》代替 |
|----|--------------------------------------|----------------------------|--------------------------|
|3 |劳动部关于颁发《劳动服务公司集体 |劳力字〔1989〕1号 | 同 上 |
| |企业会计制度(试行)》的通知 |1989.1.6 | |
|----|--------------------------------------|----------------------------|--------------------------|
| |劳动部《关于“八五”期间进一步完善 |劳力字〔1991〕3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4 |企业升级工作及1991年工作安排的 |1991.1.30 |效 |
| |意见的函》 | | |
|----|--------------------------------------|----------------------------|--------------------------|
|5 |关于对关停企业被精简职工实行待业 |劳力字〔1991〕66号 |已被《国有企业职工 |
| |保险的通知 |1991.12.20 |待业保险规定》代替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四 |劳动力管理(24件) | | |
|----|--------------------------------------|----------------------------|--------------------------|
|1 |关于做好青海内调干部随调爱人(是 |(79)劳总计字88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工人)的工作安排的通知 |1979.8.24 |失效 |
|----|--------------------------------------|----------------------------|--------------------------|
|2 |关于做好西藏内调工人工作安排的通 |(79)劳总计字108号 | 同 上 |
| |知 |1979.10.24 | |
|----|--------------------------------------|----------------------------|--------------------------|
|3 |关于转发上海市整顿企业劳动纪律有 |(81)劳总劳字105号 | 同 上 |
| |关文件的通知 |1981.12.14 | |
|----|--------------------------------------|----------------------------|--------------------------|
| |关于中央在京单位为解决夫妻分居调 |劳人计〔1982〕8号 | |
|4 |工人进京交由北京市劳动局审批的通 |1982.8.12 |已被新文件代替 |
| |知 | | |
|----|--------------------------------------|----------------------------|--------------------------|
|5 |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 |劳人计〔1983〕11号 |已被《劳动法》代替 |
| | |1983.2.22 | |
|----|--------------------------------------|----------------------------|--------------------------|
|6 |关于颁布《关于招工考核择优录用的 |劳人计〔1983〕12号 |已被《国营企业招用 |
| |暂行规定》的通知 |1983.2.25 |工人暂行规定》代替 |
|----|--------------------------------------|----------------------------|--------------------------|
|7 |关于每半年报送一次整顿企业劳动组 |劳人计〔1983〕79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织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 |1983.9.10 |效 |
|----|--------------------------------------|----------------------------|--------------------------|
|8 |关于印发《劳动制度改革宣传提纲》的 |劳人研〔1986〕3号 | 同 上 |
| |通知 |1986.7.15 | |
----------------------------------------------------------------------------------------------------------
----------------------------------------------------------------------------------------------------------
|9 |关于翻印《劳动手册》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人办计〔1986〕28号 | 同 上 |
| | |1986.11.5 | |
|----|--------------------------------------|----------------------------|--------------------------|
|10|对《关于改革劳动制度准备情况和有 |劳人劳〔1987〕1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1987.1.5 |失效 |
|----|--------------------------------------|----------------------------|--------------------------|
| |关于被判处管制或缓刑的劳动合同制 |劳人办劳〔1987〕1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11|工人是否予以开除、解除合同或辞退 |1987.2.11 |效 |
| |问题的复函 | | |
|----|--------------------------------------|----------------------------|--------------------------|
|12|关于招收运动员如何实行劳动合同制 |劳人劳〔1987〕3号 |已被《劳动法》代替 |
| |的通知 |1987年.2.19 | |
|----|--------------------------------------|----------------------------|--------------------------|
|13|印发《全国搞活固定工制度试点工作 |劳人劳〔1987〕24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会议纪要》的通知 |1987.10.17 |失效 |
|----|--------------------------------------|----------------------------|--------------------------|
|14|关于继续做好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工作 |劳人劳〔1987〕26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的通知 |1987.11.17 |失效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 |关于实施改革劳动制度的四个规定以 | | |
|15|前招用的劳动合同制工人终止或解除 |劳办力字〔1988〕2号 |已被《劳动法》代替 |
| |劳动合同时是否发生活补助费问题的 |1988.8.2 | |
| |复函 | | |
|----|--------------------------------------|----------------------------|--------------------------|
|16|人事部、劳动部关于撤并公司人员安 |劳力字〔1989〕41号 |已被《国有企业安置 |
| |排的意见 |1989.11.20 |富余人员规定》代替 |
|----|--------------------------------------|----------------------------|--------------------------|
|17|关于继续做好优化劳动组合试点工作 |劳力字〔1990〕12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的意见 |1990.2.8 |失效 |
|----|--------------------------------------|----------------------------|--------------------------|
|18|关于做好关停并转全民所有制企业职 |劳力字〔1991〕25号 |已被《国有企业安置 |
| |工安置工作的通知 |1991.4.19 |富余人员规定》代替 |
|----|--------------------------------------|----------------------------|--------------------------|
| | | |已被《劳动部关于建 |
| |深化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总体设想和 |劳力字〔1991〕55号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近期工作安排的初步意见 |1991.10.17 |体制时期劳动体制改 |
| | | |革总体设想》(劳部发 |
| | | |〔1993〕411号)代替|
|----|--------------------------------------|----------------------------|--------------------------|
|20|劳动部、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对关停企 |劳力字〔1991〕66号 |已被《国有企业安置 |
| |业被精简职工实行待业保险的通知 |1991.12.20 |富余人员规定》代替 |
----------------------------------------------------------------------------------------------------------
----------------------------------------------------------------------------------------------------------
|21|关于扩大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通知 |劳力字〔1992〕7号 |已被《劳动法》代替 |
| | |1992.2.15 | |
|----|--------------------------------------|----------------------------|--------------------------|
|22|关于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终止劳动合同 |劳办力字〔1992〕17号 | 同 上 |
| |是否应提前通知对方的复函 |1992、3.23 | |
|----|--------------------------------------|----------------------------|--------------------------|
|23|关于劳动合同制工人因工负伤后有关 |劳力字〔1992〕34号 | 同 上 |
| |问题的复函 |1992.7.1 | |
|----|--------------------------------------|----------------------------|--------------------------|
|24|关于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有关问题处 |劳力字〔1992〕46号 | 同 上 |
| |理意见的通知 |1992.9.12 | |
|----|--------------------------------------|----------------------------|--------------------------|
|五 |工 资(38件) | | |
|----|--------------------------------------|----------------------------|--------------------------|
|1 |关于煤矿工人升级和转正、定级问题 |(61)中劳薪字第74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的联合通知 |1961.8.13 |效 |
|----|--------------------------------------|----------------------------|--------------------------|
|2 |关于职工升级、转正和定级的通知 |(61)国劳周字172号 | 同 上 |
| | |1961.10.31 | |
|----|--------------------------------------|----------------------------|--------------------------|
|3 |关于国营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企 |(62)国劳周字393号 | 同 上 |
| |业工人试行节约奖励制度的通知 |1962.12.9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4 |关于一九六三年职工升级若干具体问 |(63)中劳薪密字第540号| 同 上 |
| |题的通知 |1963.10.18 | |
|----|--------------------------------------|----------------------------|--------------------------|
|5 |关于职工升级工作的补充通知 |(63)中劳薪字第540号 | 同 上 |
| | |1963.10.18 | |
|----|--------------------------------------|----------------------------|--------------------------|
|6 |关于对钢铁冶炼企业从事高温繁重劳 |(77)劳薪字78号 | 同 上 |
| |动的工人实行临时补贴问题的通知 |1977.12.6 | |
|----|--------------------------------------|----------------------------|--------------------------|
| |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职工升级的 |(80)劳总薪字19号 | 同 上 |
|7 |几项具体规定中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 |1980.1.23 | |
| |意见 | | |
|----|--------------------------------------|----------------------------|--------------------------|
|8 |关于物资部门从事废金属回收工作人 |(80)劳总薪字179号 | 同 上 |
| |员实行岗位津贴的联合通知 |1980.5.19 | |
|----|--------------------------------------|----------------------------|--------------------------|
|9 |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工资待遇若 |国人〔1981〕33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干问题的答复 |1981.2.9 |效 |
|----|--------------------------------------|----------------------------|--------------------------|
| |关于纠正一些单位对升级的技术人员 |(81)劳总薪字21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10|不按现行工资标准级差增加工资问题 |1981.2.25 |失效 |
| |的通知 | | |
----------------------------------------------------------------------------------------------------------
----------------------------------------------------------------------------------------------------------
|11|关于沿海各港口工人实行计划工资制 |(81)劳总薪字61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度中几个问题的通知 |1981.5.6 |效 |
|----|--------------------------------------|----------------------------|--------------------------|
|12|关于中途退伍的战士安排工作后的初 |(81)劳总薪字96号 | 同 上 |
| |期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 |1981.6.23 | |
|----|--------------------------------------|----------------------------|--------------------------|
|13|关于加强奖金管理,严格控制奖金发 |劳人薪〔1982〕7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放的通知 |1982.7.29 |失效 |
|----|--------------------------------------|----------------------------|--------------------------|
|14|关于建筑系统是否建立班组长和特殊 |劳人薪〔1982〕37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工种津贴制度问题的通知 |1982.9.2 |效 |
|----|--------------------------------------|----------------------------|--------------------------|
|15|关于不要将老二级工改定三级工问题 |劳人薪〔1983〕339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的通知 |1983.7.7 |失效 |
|----|--------------------------------------|----------------------------|--------------------------|
|16|关于贯彻国务院国发〔1983〕63号文|劳人薪〔1983〕365号 | 同 上 |
| |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1983.8.15 | |
|----|--------------------------------------|----------------------------|--------------------------|
|17|关于一九八三年企业调整工资和改革 |劳人计〔1989〕73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工资制度使用资金问题的通知 |1983.8.16 |效 |
|----|--------------------------------------|----------------------------|--------------------------|
|18|关于调动工作的职工由哪个单位负责 |劳人薪〔1983〕482号 | 同 上 |
| |调整其工资的通知 |1983.11.11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19|关于一九八三年企业工资中各类干部 |劳人薪〔1983〕507号 | |
| |按“新拟企业干部工资标准”(草案)增 |1983.12.13 | 同 上 |
| |加级差问题的通知 | | |
|----|--------------------------------------|----------------------------|--------------------------|
|20|关于印发《国营企业工资改革试行办 |劳人薪〔1985〕29号 | 同 上 |
| |法》的通知 |1985.7.13 | |
|----|--------------------------------------|----------------------------|--------------------------|
|21|关于印发国营大中型企业职工工资标 |劳人薪〔1985〕31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准的通知 |1985.7.23 |效 |
|----|--------------------------------------|----------------------------|--------------------------|
|22|对有关企业工资改革人均增资幅度问 |劳人薪〔1985〕44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题的解释的通知 |1985.5.25 |失效 |
|----|--------------------------------------|----------------------------|--------------------------|
| |中组部、劳动人事部关于犯“三种人” |劳人薪〔1985〕48号 | |
|23|错误和严重错误的人如何参加工资改 |1985.10.16 | 同 上 |
| |革的通知 | | |
|----|--------------------------------------|----------------------------|--------------------------|
| |关于分配到企业单位工作的已取得博 |劳人薪〔1986〕2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24|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毕业生如何发 |1986.1.16 |效 |
| |给工资问题的通知 | | |
----------------------------------------------------------------------------------------------------------
----------------------------------------------------------------------------------------------------------
|25|关于印发《当前企业工资问题的宣传 |劳人薪〔1986〕32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提纲》的通知 |1986.3.28 |失效 |
|----|--------------------------------------|----------------------------|--------------------------|
|26|关于国营企业领导干部增加工资问题 |劳人薪〔1986〕52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的通知 |1986.5.24 |效 |
|----|--------------------------------------|----------------------------|--------------------------|
|27|关于一九八六年适当解决国营企业工 |劳人薪〔1986〕97号 | 同 上 |
| |资问题的通知 |1986.11.6 | |
|----|--------------------------------------|----------------------------|--------------------------|
|28|关于同意在部分电力工业企业中继续 |劳人计〔1986〕55号 | 同 上 |
| |进行工资总额包干试点的批复 |1986.12.25 | |
|----|--------------------------------------|----------------------------|--------------------------|
| |关于核定一九八八年部分国营企业工 |劳薪字〔1989〕2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29|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浮动方案的通 |1989.1.7 |效 |
| |知 | | |
|----|--------------------------------------|----------------------------|--------------------------|
|30|关于印发《当前企业工资工作的宣传 |劳薪字〔1989〕32号 | 同 上 |
| |提纲》的通知 |1989.12.29 | |
|----|--------------------------------------|----------------------------|--------------------------|
|31|劳动部、财政部《关于企业性公司贯彻 |劳薪字〔1990〕11号 | 同 上 |
| |国发〔1989〕83号文件的实施意见》|1990.2.28 | |
|----|--------------------------------------|----------------------------|--------------------------|
| |劳动部对《关于核定挂钩企业工资基 |劳薪字〔1990〕40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32|数扣减工资调节税问题的请示》的答 |1990.6.1 |失效 |
| |复 |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33|劳动部关于分配到企业单位工作的博 |劳薪字〔1991〕3号 | 同 上 |
| |士后研究人员工资标准问题的通知 |1991.1.9 | |
|----|--------------------------------------|----------------------------|--------------------------|
|34|劳动部关于1991年转业到企业的军 |劳薪字〔1991〕37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队干部工资处理问题的通知 |1991.7.29 |效 |
|----|--------------------------------------|----------------------------|--------------------------|
|35|关于一九九二年安置到企业的军队转 |劳薪字〔1992〕34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业干部工资处理问题的通知 |1992.8.13 |效 |
|----|--------------------------------------|----------------------------|--------------------------|
|36|关于一九九二年审核企业工资总额同 |劳薪字〔1992〕40号 | 同 上 |
| |经济效益挂钩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2.10.4 | |
|----|--------------------------------------|----------------------------|--------------------------|
|37|关于一九九三年审核企业工资总额同 |劳部发〔1993〕219号 | 同 上 |
| |经济效益挂钩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3.9.3 | |
|----|--------------------------------------|----------------------------|--------------------------|
|38|关于企业职工加班工资的复函 |劳办发〔1994〕327号 |已被《劳动法》代替 |
| | |1994.1.24 | |
|----|--------------------------------------|----------------------------|--------------------------|
|六 |社会保险与福利(1件) | | |
|----|--------------------------------------|----------------------------|--------------------------|
| |国家劳动总局、粮食部关于退休,退 |(81)劳总险字1号 |调整对象消失,自行 |
|1 |职人员回农村后口粮供应办法的通知 |(81)粮供联字第1号 |失效 |
| | |1981.1.3 | |
----------------------------------------------------------------------------------------------------------
----------------------------------------------------------------------------------------------------------
|七 |职业技能开发(13件) | | |
|----|--------------------------------------|----------------------------|--------------------------|
|1 |关于抓紧接交技工学校综合管理工作 |(78)劳总培字001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的通知 |1979.4.27 |效 |
|----|--------------------------------------|----------------------------|--------------------------|
| |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技工学校 |(79)财企字25号 | |
|2 |经费管理和开支标准的暂行规定的补 |1979.2.14 |已被新标准代替 |
| |充通知 | | |
|----|--------------------------------------|----------------------------|--------------------------|
|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技工学校工 |(79)劳总培字 |已被《技工学校工作 |
|3 |作条例(试行)》的通知 |1979.2.20 |条例》(劳人培〔1986〕|
| | | |22号)代替 |
|----|--------------------------------------|----------------------------|--------------------------|
| | | |已被《关于加强工人 |
|4 |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劳动总局关于 |(79)劳总培字45号 |培训工作的决定》(劳 |
| |进一步搞好技工培训工作的通知 |1979.9.28 |培字〔1992〕3号)代 |
| | | |替 |
|----|--------------------------------------|----------------------------|--------------------------|
|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技工学校学 | |已被《技工学校学生 |
|5 |生守则(试行)》和《关于技工学校学生 |(80)劳总培字30号 |学籍管理规定》(劳培 |
| |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 |1980.4.8 |字〔1990〕6号)代替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 | | |已被《技工学校招生 |
| |国家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印发《技工 | |体检标准及执行细 |
|6 |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试 |(81)劳总培字11号 |则》(劳人培〔1984〕7|
| |行)》的通知 |1981.4.14 |号)代替 |
|----|--------------------------------------|----------------------------|--------------------------|
|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 |(81)劳总培字14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7 |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 |1981.4.12 |失效 |
| |决定的通知 | | |
|----|--------------------------------------|----------------------------|--------------------------|
| |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国 | | |
|8 |家劳动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 |职教〔1982〕4号 | 同 上 |
| |中央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 |1982.1.21 | |
| |术补课工作的联合通知 | | |
|----|--------------------------------------|----------------------------|--------------------------|
| | | |已被《关于进一步加 |
| |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印发《关于加 |(82)劳总培字6号 |强技工学校生产实习 |
|9 |强技工学校生产实习教学工作的几点 |1982.3.1 |教学开展勤工俭学活 |
| |意见》的通知 | |动的意见》(劳培字 |
| | | |〔1990〕1号)代替 |
|----|--------------------------------------|----------------------------|--------------------------|
| |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劳 | | |
|10|动人事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 |职教〔1982〕21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央关于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 |1982.12.2 |失效 |
| |若干问题的补充意见 | | |
|----|--------------------------------------|----------------------------|--------------------------|
| |劳动人事部、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 |劳人培〔1982〕20号 | |
|11|会关于进一步搞好青壮年工人技术补 |1982.12.3 | 同 上 |
| |课工作的意见 | | |
|----|--------------------------------------|----------------------------|--------------------------|
|12|劳动人事部关于一九八四年技工学校 |劳人培〔1984〕10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招生工作的意见 |1984.3.19 |效 |
|----|--------------------------------------|----------------------------|--------------------------|
|13|劳动部关于一九八九年技工学校招生 |劳培字〔1989〕11号 | 同 上 |
| |工作的意见 |1989.2.2 | |
----------------------------------------------------------------------------------------------------------
----------------------------------------------------------------------------------------------------------
|八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10件) | | |
|----|--------------------------------------|----------------------------|--------------------------|
| | | |已被《外商投资企业 |
|1 |劳动人事部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 |劳人劳〔1984〕1号 |劳动管理规定》(劳部 |
| |动管理规定的实施办法 |1984.1.19 |发〔1994〕246号)代|
| | | |替 |
|----|--------------------------------------|----------------------------|--------------------------|
|2 |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供内 |劳人劳〔1984〕1号 | 同 上 |
| |部掌握的若干意见 |1984.1.19 | |
|----|--------------------------------------|----------------------------|--------------------------|
|3 |劳动人事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用人自 |劳人计〔1986〕44号 | 同 上 |
| |主权和职工工资保险福利费用的规定 |1986.11.10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4 |关于如何确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职工 |劳办计字〔1989〕2号 | 同 上 |
| |工资水平问题的复函 |1989.4.11 | |
|----|--------------------------------------|----------------------------|--------------------------|
|5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职工 |劳办计字〔1990〕14号 | 同 上 |
| |档案中标准工资问题的通知 |1990.4.13 | |
|----|--------------------------------------|----------------------------|--------------------------|
|6 |关于对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方 |劳计字〔1990〕56号 | 同 上 |
| |高级管理人员工资待遇管理的意见 |1990.8.23 | |
|----|--------------------------------------|----------------------------|--------------------------|
|7 |劳动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 |劳计字〔1990〕57号 | 同 上 |
| |业中方职工工资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1990.8.23 | |
|----|--------------------------------------|----------------------------|--------------------------|
| |劳动部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 | | |
|8 |企业中方职工工资管理的意见》中有 |劳计字〔1990〕65号 | 同 上 |
| |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 |1990.9.19 | |
|----|--------------------------------------|----------------------------|--------------------------|
|9 |劳动部对于执行劳动人事部劳人劳 |劳办计字〔1992〕20号 | 同 上 |
| |〔1984〕1号文件遇到问题的批复 |1992.10.27 | |
|----|--------------------------------------|----------------------------|--------------------------|
|10|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 |劳部发〔1993〕45号 | 同 上 |
| |劳动工作的通知 |1993.3.15 | |
----------------------------------------------------------------------------------------------------------
----------------------------------------------------------------------------------------------------------
|九 |劳动争议处理(16件) | | |
|----|--------------------------------------|----------------------------|--------------------------|
|1 |关于《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 |劳人劳〔1987〕25号 |已被《企业劳动争议 |
| |定》若干问题的解答意见 |1987.10.10 |处理条例》代替 |
|----|--------------------------------------|----------------------------|--------------------------|
|2 |关于不设立仲裁员、仲裁庭和劳动合 |劳人劳〔1987〕29号 |与现行劳动法规,规 |
| |同鉴证问题的通知 |1987.12.11 |章相抵触 |
|----|--------------------------------------|----------------------------|--------------------------|
| | | |已被《劳动仲裁费和 |
|3 |关于印发《劳动合同鉴证费和劳动争 |劳力字〔1989〕21号 |劳动合同鉴证费管理 |
| |议仲裁费收支明细表》的通知 |1989.7.5 |办法》(劳力字〔1992〕|
| | | |53号)代替 |
|----|--------------------------------------|----------------------------|--------------------------|
| | |劳力字〔1989〕24号 |已被《劳动合同鉴证 |
|4 |关于劳动合同鉴证问题的通知 |1989.8.31 |实施办法》(劳力字 |
| | | |〔1992〕54号)代替 |
|----|--------------------------------------|----------------------------|--------------------------|
|5 |关于劳动仲裁管理范围问题的复函 |劳办力字〔1990〕21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 |1990.12.7 |效 |
|----|--------------------------------------|----------------------------|--------------------------|
|6 |关于试行劳动争议仲裁员、仲裁庭制 |劳办力字〔1990〕72号 | 同 上 |
| |度的复函 |1990.12.6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 | | |已被《劳动争议仲裁 |
|7 |关于《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 |劳力字〔1991〕28号 |委员会办案规则》(劳 |
| |定》第二十一条解释的函 |1991.4.23 |部发〔1993〕276号)|
| | | |代替 |
|----|--------------------------------------|----------------------------|--------------------------|
|8 |关于处理职工死亡后因抚恤发生的争 |劳办力字〔1991〕33号 | 同 上 |
| |议案件的复函 |1991.6.17 | |
|----|--------------------------------------|----------------------------|--------------------------|
|9 |关于《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 |劳办力字〔1991〕34号 | 同 上 |
| |定》第二十六条有关问题解释的复函 |1991.6.21 | |
|----|--------------------------------------|----------------------------|--------------------------|
|10|关于扩大试点劳动仲裁员、仲裁庭制 |劳力字〔1991〕42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度的意见的通知 |1991.7.18 |效 |
|----|--------------------------------------|----------------------------|--------------------------|
|11|关于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因履行劳 |劳办力字〔1991〕67号 |已被《企业劳动争议 |
| |动合同发生争议的受理问题的复函 |1991.11.23 |处理条例》代替 |
|----|--------------------------------------|----------------------------|--------------------------|
|12|关于转发上海市试行劳动仲裁员、仲 |劳办力字〔1991〕70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裁庭制度的两个文件的通知 |1991.11.28 |效 |
|----|--------------------------------------|----------------------------|--------------------------|
|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中发生不与职工签 | |已被《关于劳动争议 |
|13|订劳动合同等三种情况时的争议是否 |劳力字〔1992〕20号 |受理问题的复函》(劳 |
| |受理问题的复函 |1992.5.3 |办发〔1994〕96号)代|
| | | |替 |
----------------------------------------------------------------------------------------------------------
----------------------------------------------------------------------------------------------------------
|14|关于乡村集体企业劳动争议受理问题 |劳办力字〔1992〕33号 |已被《企业劳动争议 |
| |的复函通知 |1992.7.24 |处理条例》代替 |
|----|--------------------------------------|----------------------------|--------------------------|
|15|关于离休职工不服开除处分引起的争 |劳办力字〔1992〕46号 |准备重新研究新的政 |
| |议是否受理的复函 |1992.10.7 |策 |
|----|--------------------------------------|----------------------------|--------------------------|
| | |劳办发〔1993〕58号 |已被《劳动争议仲裁 |
|16|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企业已做 |1993.6.14 |委员会办案规则》代 |
| |的处理有无变更权等问题的复函 | |替 |
|----|--------------------------------------|----------------------------|--------------------------|
|十 |职业安全卫生监察(7件) | | |
|----|--------------------------------------|----------------------------|--------------------------|
|1 |关于试行工厂通风装置管理办法(草 |(56)中劳护字第0143号|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案)的通知 |1956.7.20 |效 |
|----|--------------------------------------|----------------------------|--------------------------|
|2 |卫生部、劳动部关于工厂防止矽尘危 |(58)中劳护字第37号 | 同 上 |
| |害技术措施暂行办法 |1958.3.19 | |
|----|--------------------------------------|----------------------------|--------------------------|
| | |(79)卫工字第1261号 | |
|3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 |(79)劳总护字第51号 | 同 上 |
| | |1979.8.31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4 |关于改由各主管部门审批提前退休工 |劳人护〔1985〕6号 | 同 上 |
| |种的通知 |1985.3.4 | |
|----|--------------------------------------|----------------------------|--------------------------|
| |劳动部、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 |劳安字〔1989〕5号 |与《全民所有制工业 |
|5 |关于企业升级中安全生产考评工作的 |1989.2.10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 |
| |补充规定 | |例》相抵触 |
|----|--------------------------------------|----------------------------|--------------------------|
|6 |劳动部关于医药工业国家级企业安全 |劳安字〔1989〕17号 | 同 上 |
| |考评指标的复函 |1989.9.13 | |
|----|--------------------------------------|----------------------------|--------------------------|
| |劳动部、机械电子工业部关于印发《机 |劳安字〔1991〕20号 | |
|7 |械电子工业企业升级安全生产考评指 |1991.6.28 | 同 上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银川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银川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1989年12月27日银川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0年6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管理权限
第三章 车辆、驾驶员
第四章 车辆装载
第五章 车辆行驶
第六章 行人、乘车人
第七章 停车场和车辆停放
第八章 道 路
第九章 处 罚
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银川市辖区道路上(包括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人行道、街巷、乡村道路。下同)通行和停放的车辆、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从事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行人、车辆必须遵守各行其道的原则,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与管理。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人人有权劝阻。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强迫、指使、怂恿他人违反本规定。
第四条 本规定由银川市公安局负责实施。

第二章 管理权限
第五条 银川市道路交通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第六条 除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外,其他部门不准在道路上设置检查站拦截、检查车辆。有关部门确需上路检查时,可派人持自治区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核发的《公路检查证》参加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检查站进行工作。没有公安检查站的地段,有关部门如需要设置检查站时,必须经公安机
关批准。
国家和自治区已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三章 车辆、驾驶员
第七条 凡悬挂本自治区号牌的机动车,必须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喷印单位名称(或代号)和车牌放大号。
凡悬挂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号牌的机动车在本市停留、行驶在一个月以上的,必须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验登记。
第八条 机动车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农业(农机)部门批准,不准改变车身颜色、发动机、大梁或将车辆改装、改型。
拖拉机不准改轮调速。
第九条 机动车驾驶室不准摆、挂、张贴影响操作、妨碍视线的物品。
不准在机动车上设置、喷涂、绘制和张贴广告。
在本市行驶的出租汽车,须按规定安装出租车标志。不准挂窗帘和张贴遮阳纸。
第十条 机动车牵引、拖带车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牵引装置、连接装置应牢固、可靠;
(二)必须顺方向牵引;
(三)遇冰雪路面时,须用硬连接牵引;
(四)拖带的挂车、施工机械应有制动器、防护网、红色标志及专用卡具;
(五)铰接式客车、半挂车、大型平板车、电瓶车,不准牵引车辆或拖带挂车。带挂车的货运车不准牵引车辆。客车不准拖带挂车。
(六)装载危险品的车辆,不准牵引、拖带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
(七)用软连接牵引的车辆,刹车必须有效,两车间距五至七米;
(八)拖拉机准牵引一辆同类车;牵引车辆时不准带挂车。
第十一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试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由正式驾驶员驾驶;
(二)按指定时间、路线和准试路段试车;
(三)车辆前后应悬挂试车号牌;
(四)车上除检修人员外,不准乘人或载物。检修人员不得超过四人;
(五)不准妨碍其他车辆行驶。
第十二条 教练车必须悬挂教练车号牌、安装副制动器。
第十三条 自行车、残疾人专用车、人力车、人力三轮车、畜力车均属非机动车,驾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新购或入境,应安装铃、闸、锁,到非机动车管理部门办理入户手续。办理过户时,应持买方户口和卖方车辆执照、牌照;
(二)无钢印号或牌号的车辆,不准行驶;
(三)个人出境的车辆,应办理出境证明。无出境证明的,铁路、公路和个体经营的运输单位不得托运。
第十四条 机动车驾驶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安全操作驾驶规程;
(二)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参加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三)不准赤足、赤背、带耳机驾驶车辆;
(四)服用镇静、兴奋、麻醉药物后,在药力有效作用时间内不准驾驶车辆;
(五)驾驶公共汽车进入站(点),须紧靠右边停车,摆正车身。车门扒人时不准开车,中途不准随意停车;
(六)驾驶个体营运客车停车时,应距公共汽车站(点)三十米以外,且不准妨碍交通;
(七)不准机动车驾驶员跨管理区域互驾车辆。
第十五条 非机动车驾车人,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禁伪造、涂改车辆证件及挪用他人车辆牌照;
(二)残疾人驾驶专用车,须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证件;
(三)未经许可,人力车不准在解放东西街、中山南北街、民族南北街和鼓楼南北街通行。在统一规定的上下班时间前后半小时内,人力三轮车不准在解放东西街行驶。

第四章 车辆装载
第十六条 机动车载物,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遮盖装载物品不得遮挡号牌的放大号。非遮挡不可时,要在遮盖物上写明号牌放大号,但不得遮挡尾部灯光及号牌;
(二)装载货物应紧靠车厢前拦板,不能靠车厢前拦板装载时,货物与前拦板间不准乘人;
(三)客车行李架载物不得超过核定标准;
(四)两轮摩托车载人时不准载物,载物时,载质量不得超过八十公斤;轻便摩托车不准载人,载物时,载质量不得超过三十公斤,这两种摩托车载物宽度不得超过车把,长度不得超过车身,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一点五米;
(五)手把式机动车车把不准载物;侧三轮摩托车边斗内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一点五米,长、宽不得超过边斗,载质量不得超过一百五十公斤。
第十七条 机动车载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大货车载人应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验核定。车厢高度足一米,路程在三十公里以内的每吨位准载十人,路程超过三十公里的每吨位准载八人;车厢高度不足一米的,每吨位准载六人,乘车人不准站立车中。载客车厢必须坚固牢靠,由持大客车驾驶证或大型货车载客准驾证的驾
驶员驾驶。车厢高度不足六十厘米的,不准载人;
(二)后三轮摩托车经审验核定空车准载四人,乘车人不准站立车中;
(三)载运危及人身安全的物品,除押运人员外不准乘载他人;
(四)翻斗车、轮式拖拉机拖斗内不准载人。
第十八条 非机动车载人、载物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市区内骑自行车准在车辆固定的乘坐位置上附载一名学龄前儿童,通过繁华、复杂路段时,应下车推行;
(二)人力三轮车经非机动车管理部门审核,准在车厢内乘坐两人。载物超过车厢拦板高度时,不准载人;
(三)人力车载质量不准超过五百公斤,人力三轮车载质量不准超过二百五十公斤,畜力车载质量不准超过二千公斤;
(四)未经许可不准多车(两辆以上)共载一物。

第五章 车辆行驶
第十九条 解放东西街、新华东西街、文化东西街、中山南北街、民族南北街、公园街、胜利街、东环南北路、北环东西路、凤凰南北街、南薰东西街、银新南北路、新城东西街、永青东西街、双渠路、丽子园南路、西夏东西路、兴洲路、怀远路、文萃路、朔方路、文昌路、新苏公路
以及银巴公路、沿山公路、109线(原包兰路)、银汝公路的银川段为交通干道。

第二十条 试车、教练车路段为109线八里桥以北,上前城检查站以南,西夏西路银川化肥厂以西,新小线宁夏军区以西路段。
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行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同一车道行驶的车辆遇停止信号时,应依次停车等候,不准驶入其他车道或超越前方车辆;前车因其他原因停驶时,后车可以借道行驶,两轮摩托车不准沿前方车辆两侧穿插或超越行驶;
(二)通过有导向车道的交叉路口时,应在设有导向箭头处按所行方向变更车道;
(三)在划有快、慢车道的道路上行驶,遇前方车辆停驶时,可借道行驶,变更车道应用灯光示意;
(四)出入有人行横道的街、巷口时,应减速慢行;遇少年儿童列队或盲人、行走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横过时,应停车让行;
(五)在无分道线的道路上行驶的两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应在中心线偏右行驶。在划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距机动车道内右边一米范围行驶;
(六)载运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品,应有防护设备和专人押运,并事先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专用通行证,按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
(七)夜间牵引车辆行驶时,牵引车和被牵引车应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或示宽灯;
(八)市区内禁鸣高音喇叭,每日零时至六时禁鸣喇叭。
第二十二条 园林、环卫、市政生产用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签发的专用通行证,在市区内按规定的时间通行;
(二)维护市区交通干道、绿化设施的车辆不准影响交通,拉运砍伐树木的车辆不准超宽、超长。
第二十三条 设有禁止车辆通行标志的道路,禁行的车辆须绕道行驶,确需驶入的,应在所经交通警察执勤岗位办理临时通行证,按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
城区环城路以内,新城区街道两侧的单位或个人需驶入禁行路线通行的机动车辆,应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通行证。
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辆速度限制:
(一)按道路限速标志所示速度行驶;
(二)城区东环南北路、北环东西路、凤凰南北街、南薰东西街、解放东西街、文化街、公园街、中山南北街、新城东西街、兴洲路、朔方路,摩托车、客车、货车最高时速为四十公里,轻便摩托车最高时速为二十五公里,轮式拖拉机、柴油改装车、工程翻斗车最高时速为十五公里;

(三)银新南北路、西夏东西路,摩托车、客车、货车最高时速为六十公里,轻便摩托车最高时速为三十公里,轮式拖拉机、柴油改装车最高时速为二十公里。
第二十五条 机动车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最高时速不准超过二十公里:
(一)行经交叉路口;
(二)在复杂、繁华的道路、居民区内;
(三)让车、倒车;
(四)用软连接牵引车辆时。
第二十六条 机动车超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选择道路宽直、视线良好的路段;
(二)拖带车辆不准超车;
(三)前车已达后车最高时速限制或开亮左转向灯时,后车不准超车;
(四)遇有禁止超车标志不准超车;
(五)遇有警备车开道的车队,不准超越车队或在车队中穿插;
(六)遇本规定第二十五条所列情况时不准超车。
第二十七条 机动车不准在市区道路交叉口调头。通过铁路道口不准空挡滑行。
第二十八条 非机动车行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行经交叉路口遇有停止信号,不准用从路口外绕行的方法左转弯,也不准用右转弯绕行的方法直行;
(二)通过交叉路口,横穿街道或公路时,必须让机动车先行,严禁在机动车临近时争道抢行或斜穿;
(三)在未划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的混合交通路段,应靠右行驶;
(四)畜力车未经许可不准在市内交通干道通行,进入市区须带粪兜。赶车人应下车牵引牲畜,不准并行或相互追逐戏闹,随车牲畜应拴系在车辆右后侧;
(五)不准在街道和公路上学骑自行车。

第六章 行人、乘车人
第二十九条 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精神病患者、智力不健全者、醉酒者、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行走时,应由能维护其安全的人陪护;
(二)车行道、桥梁、交通设施等处不准坐、卧、追逐戏闹、抛物或进行体育、娱乐等妨碍交通的活动。
(三)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右行走;
(四)机动车临时停驶时,车辆前后五米行人不准通过。
第三十条 乘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乘坐货运车辆应从车辆右侧或后边上下;
(二)未经驾驶员允许不准搭乘车辆;
(三)车未停稳不准上下车;
(四)不准在驾驶室内进行有碍驾驶员操作的活动;
(五)严禁在机动车引擎盖上乘坐;
(六)乘坐两轮摩托车只准骑坐在驾驶员身后的座位上,不准侧坐或与驾驶员相背而坐,不准持物或背、抱儿童;
(七)乘坐公共汽车、专用客车应在站台或指定地点顺序候车,车未进站(点)或起步时,不准扒车或强行上车。

第七章 停车场和车辆停放
第三十一条 停车场是供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
第三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大型旅馆、饭店、商店、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医院、旅游场所、车站、航空港、仓库等公共建筑和商业街(区),应配建或增建停车场;新建、改建、扩建方案应征得市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有条件的
小型公共建筑应配备自行车停车场。
第三十三条 在停车场停车,必须服从停车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第三十四条 单位或个人需要临时占用停车场时,应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
第三十五条 非机动车必须停放在停车场内,没有停车场的可在人行道停车点停放。
第三十六条 除停车场以外,机动车辆停放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解放东西街、新华东西街、鼓楼南北街、中山南北街、民族南北街、文化街、公园街、新城东西街、兴洲路、西夏东西路不准停放;
(二)有禁止停车标志或标线的路段不准停放;
(三)道路一侧有障碍物,对面一侧相当于障碍物长度的三倍的地段内不准停放;
(四)公共场所出入口、施工地段、有人行横道线地段不准停放;
(五)不准对向停放;
(六)未经批准,夜间严禁在街道停放,临时停车时,应开启示宽灯和尾灯。严禁机动车拖斗停放。

第八章 道 路
第三十七条 任何人不准毁坏或随意移动、变更道路上的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
距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十五米内,不准设置与信号灯、交通标志颜色或形状相似的灯具和标牌,路面及道路外侧五米以内不准设置妨碍交通的标牌。
第三十八条 占用、挖掘道路或在道路上从事其他有碍交通的活动,须经市政管理部门或公路管理部门同意,并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第三十九条 占用、封闭(半封闭)、挖掘道路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道路上的临时停车场所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一划定和管理;
(二)因施工、作业、维修等占用、封闭(半封闭)、挖掘道路时,应按核准的要求进行;
(三)挖掘、占用道路进行施工、作业的地段及在道路上打开盖板维修地下设施时,周围应设护栏,夜间加设红灯;完工后及时填平夯实,将现场清理干净,并在限期内修复路面。
(四)公共设施发生故障,需要立即抢修而影响交通的,应先行告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施工时补办挖掘、占用手续,并遵守本条第(二)项规定。
第四十条 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不得影响驾驶员行车视距,扩大交叉路口时,路口内的电线杆、地上拉线和树木等,由有关部门迁移、拆除、砍伐。
第四十一条 在道路两侧从事有碍交通的作业,应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在作业区周围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必须派人在现场维护交通秩序,按限定的时间、地点、范围作业。
第四十二条 道路两侧的树木、电线杆、电线等设施,必须牢固。出现倾斜、折断时,有关部门必须及时整修排除,不得妨碍交通。
第四十三条 横跨在道路上的管线、横幅等,从地面起算,不得低于五点五米,超高压电线不得低于八米,高压电线不得低于七米,低压电线不得低于六米。
第四十四条 不准在道路上凉晒物品、打场晒粮、抛撒冰雪、堆放农副产品或其他杂物。
第四十五条 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自用的大型客车在市区的通勤路线的和站(点),须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

第九章 处 罚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条例没有规定的,按本规定处罚。
违反本规定的处罚,按公安部公布的《交通管理处罚程序规定》办理。
第四十七条 下列人员违反道路交通管理,可减轻或免于处罚:
(一)聋、哑、盲、痴人员和精神病患者;
(二)十四岁以下儿童;
(三)七十岁以上老人;
(四)有其他特殊情况的。
第四十八条 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吊扣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驾驶证:
(一)未办通行证,驶入禁行路线的;
(二)拖带车辆超车或在禁止超车地段超车的;
(三)未按规定驾驶载运易燃、易爆、危险品车辆的;
(四)无出境证明托运个人非机动车出境的;
(五)车辆装载超过行驶证核定载质量一倍以上或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六)行驶中故意别、挤其他车辆、行人或争道抢行有发生事故可能的;
(七)违章行驶毁坏交通设施、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并责令照价赔偿);
(八)不按准驾车类驾驶车辆的。
第四十九条 驾驶员服用镇静、兴奋、麻醉药物,在药力有效作用时间内驾驶车辆的,处一百元罚款,或吊扣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驾驶证,情节严重者可以并处。
第五十条 车辆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至五十元罚款或警告,也可单处或并处吊扣三个月以下驾驶证;
(一)未经批准,改变车辆颜色、发动机、大梁或将车辆改装、改型的,拖拉机改轮调速的;
(二)不按规定喷印单位名称(代号)、车辆放大号的;
(三)驾驶室超定额载人的;
(四)驾驶无号牌车辆的;
(五)驾驶机动车超过最高限速的;
(六)不听从交通警察指挥,造成交通阻塞的;
(七)驾驶通勤车,不按指定路线行驶、停靠的。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三十元以下罚款或警告,也可单处吊扣二个月以下驾驶证:
(一)违反牵引、拖挂规定的;
(二)出租汽车不按规定安装标志或悬挂窗帘和张贴遮阳纸的;
(三)违反试车、教练车有关规定的;
(四)遇停止信号未依次停车等候的;
(五)车门扒人行驶的。
第五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二十元以下罚款、警告或吊扣一个月驾驶证:
(一)赤足、赤背、带耳机驾驶车辆的;
(二)跨管理区域互驾车辆的;
(三)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动车在本市执行任务超过一个月不检验登记的;
(四)不按规定站(点)停车上下乘客的;
(五)在市区道路交叉口调头的;
(六)夜间停车或临时停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
(七)不按规定地点停放车辆的。
第五十三条 机动车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一)不按时参加安全教育活动的;
(二)在驾驶室摆、挂、张贴妨碍视线物品的;
(三)公共汽车中途随意停车的;
(四)违反鸣号规定的。
第五十四条 非机动车驾车人及行人违章,处五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在机动车行道内违章的处五至十元罚款。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未经批准封闭道路或虽经批准但不设便道或改道标志,影响车辆通行,造成交通堵塞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挖掘、占用道路的,或虽经批准,但不按规定封闭、挖掘、占用道路的;
(三)故意移动、损毁、变更交通设施标志、标线的;
(四)行人、车辆驾驶员违章后不服从交通警察纠正、阻碍交通情节严重的。
第五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一)强迫、指使、怂恿他人违反本规定的;
(二)车未进站(点)或起步时,扒车或强行上车不听劝阻的;
(三)未经驾驶员允许,强行搭乘车辆的;
(四)未经批准将停车场改作他用的(单位和个人自建自管的除外);
(五)在道路上凉晒物品、打场晒粮、抛撒冰雪、堆放农副产品或其他杂物的。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暂扣车辆,按有关规定处理:
(一)车辆无号牌、号牌与行驶证不符,使用自制号牌或丢失号牌七日内不申请补发的;
(二)无证驾驶车辆的;
(三)驾驶员酒后驾驶车辆的;
(四)机动车转向或制动装置失效,仍然驾驶的;
(五)学习驾驶员单独驾车的;
(六)车辆驾驶员违章后不接受处理无理纠缠的;
(七)机动车拖斗夜间在道路上停放的;
(八)伪造、涂改机动车证件或挪用他人车辆号牌的;
(九)非机动车未按规定时间转籍入户的;
(十)非机动车严重违章,当场不能处理的;
(十一)车辆肇事及其他危及交通安全不能继续行驶的。
第五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不听劝阻的,应暂扣其物品,并视情节处理:
(一)侵占道路、摆摊设点的;
(二)未经批准,在道路上进行体育、娱乐活动的;
(三)其他违章占道影响道路畅通的。
第五十九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暂扣的车辆或物品,暂扣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暂扣车辆或物品应向当事人开具暂扣凭据并负有保管责任,如有损坏或缺失,应予修复或赔偿。
因违反交通管理被扣的车辆和物品超过暂扣期限三个月不领的,按无主财产,上交财政。
第六十条 交通警察必须秉公执法,不得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裁决。违反本规定的,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本规定在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银川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六十二条 本规定中的“以上”、“以下”、“以内”均含本数在内。
第六十三条 本规定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



1990年6月29日

吉林省妇女、儿童保健保偿服务管理办法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妇女、儿童保健保偿服务管理办法
 


(1991年6月11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47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优生优育,确保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有关保健保偿服务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妇女、儿童保健保偿服务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效施行妇幼保健的新型管理形式。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符合入保条件的妇女及0至七岁儿童。


  第四条 保健保偿服务系指符合入保条件的妇女、儿童,向其居住地的妇幼保健机构交纳一定数额的保偿金,并由妇幼保健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如发生因技术或责任原因使保偿对象患保偿范围内疾病,则由妇幼保健机构向保偿对象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妇女、儿童保健保偿服务工作负领导责任,确保国家和省有关保健保偿服务规定的贯彻执行。

第二章 保健保偿服务范围





  第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为保健保偿服务对象:
  (一)医学证明身体健康情况允许生育的怀孕十二周至产后四十二天的妇女;
  (二)无明显先天遗传性疾病、传染病、后天获得性免疫疾病及其它影响保偿疾病的0至七岁儿童。


  第七条 入保对象的身体健康情况是否符合入保条件,由乡(镇、街道)保健保偿服务技术指导小组鉴定。


  第八条 保偿期限可划分为以下各段:
  (一)怀孕十二周至产后四十二天的妇女及0至四十二天新生儿。
  (二)四十二天至三岁幼儿。
  (三)四至七岁儿童。


  第九条 入保对象也可选择四十二天至七岁儿童全程保健保偿或母子全程保健保偿。


  第十条 儿童计划免疫必须与儿童保健实行一体化保偿和一体化管理。


  第十一条 入保对象必须到所属乡(镇、街道)妇幼保健机构或其委托单位参加保偿,准时接受保健服务。


  第十二条 承担保健任务的妇幼保健机构,应按照妇幼保健工作有关规定,为保健保偿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程序化的保健服务、保健指导及咨询。


  第十三条 保健医生应做好保健服务,认真填写“保健手册”。


  第十四条 对不符合入保条件的保健对象,应同样提供保健服务,进行系统保健管理。对民政优抚对象、救济对象免费提供保健服务。


  第十五条 保偿孕妇必须到妇幼保健机构指定的医疗保健单位或地点分娩。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开展妇幼保健业务、医疗业务及保健保偿服务。


  第十七条 保偿时间从双方签订保偿合同时算起,合同期满后,双方权利及义务同时终止。

第三章 保偿金的交纳与管理





  第十八条 入保对象向妇幼保健机构交纳保偿金(包括保健保偿服务费及风险赔偿基金)时,妇幼保健机构必须向入保对象提供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


  第十九条 享受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的保偿对象所交纳的保健保偿服务费,由承担其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的单位按有关规定予以报销。


  第二十条 妇幼保健机构必须向群众公布具体收费标准。


  第二十一条 农村保偿金可由村民委员会统一交纳。


  第二十二条 保健保偿服务收费标准,由省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物价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 保偿金按专项资金管理,收支履行财务手续,专款专用。

第四章 赔偿与退保





  第二十四条 保偿对象按规定接受了健康检查保健咨询与指导,因保健医生技术或责任原因,未及时作出诊断或者诊断作出三日内未通知保偿对象,并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赔偿:
  (一)孕妇胎位异常,臀位赔偿五十元,横位赔偿一百元;
  (二)孕产妇发生子痫赔偿二百元;
  (三)四十二天以内新生儿患破伤风赔偿三百元,产妇患破伤风赔偿五百元;
  (四)因破伤风致四十二天以内的新生儿死亡赔偿五百元;
  (五)因破伤风或子痫致孕产妇死亡赔偿一千元。


  第二十五条 保偿对象按规定接受了保健服务,因保健医生技术或责任原因,未及时作出诊断或诊断作出三日内未通知保偿对象(法定监护人),使儿童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赔偿:
  (一)患Ⅲ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赔偿一百元;
  (二)患Ⅲ度营养不良赔偿一百五十元;
  (三)患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赔偿一百五十元;


  第二十六条 保偿对象具备多项赔偿条件的,按各项赔偿标准累计赔偿。


  第二十七条 保偿对象的各种疾病治疗及孕妇分娩的费用属于公费医疗、劳保医疗者按有关规定报销,其余人员费用自理。


  第二十八条 保偿对象在保偿期限内,发生有损健康情况,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赔偿条件,可向入保的妇幼保健机构提出书面赔偿申请,并抄送入保单位所属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接到申请后,在七日内向申请人作出是否赔偿的答复。


  第二十九条 如保偿对象不同意妇幼保健机构的结论,可向当地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技术鉴定,同时交纳鉴定押金五十元。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七日内责成同级保健保偿服务技术指导小组进行技术鉴定,一般应在十日内提出鉴定结论。


  第三十条 因技术或设备原因,无法作出鉴定时,县(区)可申请市(地、州)保健保偿服务技术指导小组进行相关项目鉴定;市(地、州)因同样原因无法作出鉴定时,可申请省保健保偿服务技术指导小组进行鉴定,省级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三十一条 鉴定结论同意赔偿的,鉴定费由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支付;鉴定结论为不予赔偿的,鉴定费用由保偿对象支付。


  第三十二条 妇幼保健机构有向各级保健保偿服务技术小组提供有关材料、证据的义务。


  第三十三条 赔偿经费从妇幼保健机构预留的赔偿基金中支付。


  第三十四条 保偿对象凭“保健手册”及书面鉴定结论领取赔偿金。


  第三十五条 保偿对象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赔偿:
  (一)保偿对象未按责任医生要求次数到指定地点接受检查,发生保偿内疾病的;
  (二)孕产妇未在妇幼保健机构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或地点分娩,母婴发生保偿内疾患的;
  (三)患其它非保偿疾病的;
  (四)非保偿内疾病引起死亡的。


  第三十六条 保偿对象具备下列条件可以退出保偿,索回相应比例的保健保偿服务费:
  (一)因故搬迁出原居住乡(镇、街道),不能继续接受保健保偿服务的;
  (二)保偿对象死亡的;
  (三)因病住院半年以上的。
  退还保健保偿服务费时,保偿双方权利和义务同时终止。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妇女、儿童保健保偿服务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辖区内妇女、儿童保健保偿服务的技术指导、培训、检查监督工作。


  第三十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乡(镇、街道)妇幼保健机构应成立保健保偿服务技术指导小组,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任组长、妇幼保健机构领导任副组长,有关学科专业人员组成。


  第三十九条 各级保健保偿服务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本地的保健保偿服务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确定保偿对象的技术鉴定及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赔偿技术鉴定。


  第四十条 妇幼保健机构必须使用省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表、簿、卡、册”。

第六章 奖惩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保健保偿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二条 对在保健保偿服务工作中造成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妇幼保健机构可根据事故等级、情节轻重、本人态度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保偿对象提出赔偿申请后,妇幼保健机构及其人员涂改、丢失、隐匿、伪造、销毁与赔偿鉴定有关资料的,按国家和省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妇幼保健业务、医疗业务或保健保偿服务,按非法行医处理,没收其全部非法收入,上交同级财政。


  第四十五条 对借口妇幼保健机构发生责任事故、赔偿纠纷,无理取闹,寻衅滋事,扰乱卫生行政部门及妇幼保健机构正常工作秩序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省内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均按本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