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邯郸市暂住人口管理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10:39:28  浏览:810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邯郸市暂住人口管理条例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邯郸市暂住人口管理条例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1995年9月27日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1995年11月15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 1995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暂住人口的管理,保障暂住人口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暂住人口,雇用或者留宿暂住人口的机关、团体、部队、居(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公民,均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暂住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市区或乡、镇到其它地区居住三天以上的人口。
第四条 公安机关是暂住人口的主管机关。各级公安机关负责本辖区内的暂住人口管理工作。公安派出所具体负责暂住人口的申报登记、发证、函调、统计工作。
公安派出所可视暂住人口居住情况,组织有暂住人口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村)民委员会成立暂住人口管理组织或者配备专(兼)职“户协员”,共同做好暂住人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暂住人口管理机关应定期对辖区内的暂住人口进行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
第六条 暂住人口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容留、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齐抓共管。

第七条 计划生育、工商、税务、物价、劳动、房管、金融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驻邯部队、乡镇、街道办事处应当依照本条例配合公安机关对暂住人口进行管理。
第八条 雇用暂住人口二十人以上的,应当在暂住人口中建立群众性治保组织,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第九条 暂住人员必须在到达暂住地三日内申报暂住户口登记。其中在本市暂住一个月以上,年满十六周岁的下列人员,在申报暂住户口登记的同时,应当申领暂住证:
(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雇用的人员;
(二)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开采业的人员;
(三)从事商业、饮食业、修理业、服务业的人员;
(四)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人员;
(五)其他需要申领暂住证的从业人员。
第十条 探亲、访友、旅游、就医、出差等人员按照规定申报暂住户口登记或者旅客登记,不申领暂住证。
第十一条 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无国籍人来我市暂住的,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登记。
第十二条 劳改、劳教人员经批准回家暂住的,由本人携带劳改、劳教机关证明,在到达居住地二十四小时内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离开时申报注销。
第十三条 申领暂住证,须持暂住人的居民身份证,暂住人口为已婚育龄人员的,同时持有《邯郸市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暂住在居民家中的,由本人携带户主的户口簿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或指定地点申领暂住证;
(二)暂住在机关、团体、部队、居(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内部或工地、工场的,由单位或雇主将暂住人员登记造册,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三)暂住在出租房屋的,由房屋所有人携带《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租赁许可证》,带领其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第十四条 房屋所有人在出租房屋前,应到所在地公安派出所领取《房屋出租治安许可证》,并签订《租赁房屋治安责任书》。
第十五条 暂住证为一人一证,有效期限最长为一年。暂住期满需要继续暂住的,应当在期满前一个月内办理延期手续。
第十六条 暂住证在发证的市区或乡、镇有效,在上述范围内变更暂住地时,需要重新申报暂住户口登记。
第十七条 暂住证丢失或者损坏的,应当到公安派出所办理补领手续。
第十八条 雇用暂住人口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督促暂住人申报暂住户口登记,申领暂住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未申报暂住户口登记、未申领暂住证的暂住人员。
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凭《暂住证》按有关规定为暂住人口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银行帐号等。未申领暂住证的,不予办理。
第十九条 暂住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二)按照规定申报暂住户口登记,申领暂住证;
(三)遇有查验暂住证时,应当主动出示,不得拒绝;
(四)不得使用假暂住证或者借用他人的暂住证;
(五)离开暂住地时,应当到当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注销暂住手续,交回暂住证。
第二十条 暂住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除公安机关依照本条例规定可以收缴或者吊销暂住证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扣押公民的暂住证和其他身份证件,不得歧视取得合法证件的暂住人。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
(一)不按规定申报暂住户口登记、申领暂住证,经公安机关通知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责任人或者暂住人处以警告或者50元以下罚款;
(二)骗取、冒领、转借、转让、买卖、伪造、变造暂住证的,收缴暂住证,处以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行为人有非法所得的,除没收非法所得外,处以非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罚款;
(三)雇用无暂住证人员或者扣押暂住证和其他身份证件的,对法定代表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处以警告或者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暂住人口管理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秉公办事,热情服务。对于玩忽职守,以权谋私,侵犯暂住人口合法权益的管理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暂住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吊销其暂住证。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依照本条例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1995年12月1日起施行。



1995年11月1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和改变部分行政许可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5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和改变部分行政许可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已经2004年5月10日省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徐荣凯
                          二00四年六月十六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和

改变部分行政许可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




为了进一步削减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2]24号)、《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国发[2003]5号)等文件精神,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省直部门的734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根据清理结果,省人民政府决定取消129项行政许可项目,另将61项行政许可项目作改变管理方式处理,移交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管理或者改为日常监督管理。各部门要认真做好行政许可项目取消和改变管理方式后的监督管理和衔接工作,防止出现管理脱节。



附件一: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129项)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房地产评估机构收费资格的审核(已在收费环节依法审批,对收费资格不再审核)

2.中方机构担保项下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融资的审批(改由市场调节)

省经济委员会

1.联运代理服务经营资格的审查(省经委不再审查,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2.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认证(省经委不再认证,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3.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的核发(组织专家按照有关标准审定)

4.设立职工持股会的审批(不再设立职工持股会,不需再审批)

省教育厅

1.建立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审核(省教育厅不再审核,由广播电视部门依法进行事后监督)

2.高等院校在本科专业目录内设置、调整核定的学科门类范围内本科专业(除国家控制专业外)的审批(由高等院校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自主决定,报省教育厅备案)

3.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的审定(由省教育厅制定大纲,组织教育专家评审推荐)

省科学技术厅

1.设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审批(对科技项目依法进行事后监督管理,对实验区的设立不再审批)

2.常设技术交易场所的审批(省科技厅不再审批)

3.设立技术经营机构的审批(省科技厅不再审批,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4.省级民办科技企业的认定(省科技厅不再认定)

省公安厅

1.租用教练车号牌的审批(对教练车依法管理,对租用教练车号牌不再审批)

2.教练车型及规模的审批(对教练车依法管理,对教练车型及规模不再审批)

3.娱乐场所经营单位设立治安审核(监督企业按照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设立)

4.按摩服务场所设立的审批(省公安厅不再审批,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5.进口彩色复印机的审批(省公安厅不再审批,由海关等部门按进口商品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6.运钞车运营免检通行证的核发(省公安厅不再核发)

7.设立印刷企业特种行业的许可(省公安厅不再许可,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8.个人从事印刷活动特种行业的许可(省公安厅不再许可,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9.设立非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核准(省公安厅不再核准,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10.管制刀具经销审批和匕首佩带证的核发(按照有关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执行)

11.烟花爆竹生产、购买、销售的许可(省公安厅不再许可,由省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依法监督管理)

12.经济民警队伍的组建、撤销的审批(省公安厅不再审批)

13.经济民警服装定点生产企业的审批(省公安厅不再审批,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14.租赁房屋登记核准(省公安厅不再核准,由建设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进行备案监督管理)

15.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消防专业的审核(省公安厅不再审核,由建设部门依法监督管理)

16.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消防专业的审核(由企业按照消防要求自主决定)

17.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储存、经营消防安全许可证的核发(监督企业按照有关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执行)

18.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的核发(省公安厅不再核发,由市、县交通、公安部门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分别审批和监督)

19.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维修保养资格许可证的核发(省公安厅不再核发,监督有关单位执行消防规范)

20.消防产品生产、维修立项的审批(省公安厅不再审批,监督企业执行消防规范)

21.灭火器维修许可证的核发(省公安厅不再核发,由企业按照消防要求自主决定)

22.进口消防产品登记注册和安装使用前的质量复检(省公安厅不再复检,由消防产品监督检验机构检验)

23.消防产品的审核发证(由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依法监督管理)

24.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许可证的核发(省公安厅不再核发,监督企业执行消防规范)

25.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资格证书的核发(省公安厅不再核发,监督企业执行消防规范)

26.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清洗许可证的核发(省公安厅不再核发,监督企业执行消防规范)

27.云OY专段驾驶证的核发(省公安厅不再核发)

28.设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特种行业的许可(省公安厅不再许可,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29.经营旧货特种行业的许可(省公安厅不再许可,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30.设立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企业特种行业的许可(省公安厅不再许可,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31.机动车车身喷涂企业广告或企业标识的审批(省公安厅不再审批,由工商部门依法监督管理)

32.部队车辆改挂地方车辆号牌转籍过户登记(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不再登记)

33.机动车单位代号特种业务的审批(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不再审批)

34.机动车安全检测站检测人员岗位发证、换证的审批(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不再审批)

35.机动车驾驶证逾期的审验(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不再审验)

省财政厅

1.省级政府采购供应商的资质认定(监督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培训单位的资质认定(由市场调节、政府监管)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的资质认定(由市场调节)

4.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点的资质认定(由市场调节)

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单位的资质认定(由市场调节)

6.外商投资企业预分利润的审批(省财政厅不再审批,由外商投资企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省属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年薪收入兑现的审核(由企业按有关规定自主决定、政府监管)

2.用人单位通过媒体发布招用人员广告的审批(由用人单位按照广告法律、法规执行)

3.招用省内流动就业人员及跨省招用流动就业人员的审批(由用人单位按照市场需求决定)

省建设厅

1.燃气企业的资质审批(省建设厅不再审批,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2.燃气器具销售许可(由市场调节)

3.城市勘察测绘单位资格审批(省建设厅不再审批,由测绘部门依法监督管理)

省交通厅

1.7级以下航道技术等级的审批(由航道专家按照航道技术等级要求认定)

2.三资企业从事水路运输服务业务的审批(省交通厅不再审批,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省国土资源厅

1.探矿权评估结果的确认(由有关专家按照市场要求确认)

2.省属企业及上市公司土地使用权价格的确认(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执行,不再确认)

3.企业改制土地估价结果确认(由有关专家按照市场要求评审)

省水利厅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的审批(省水利厅不再审批)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大纲的审批(对水土保持方案依法进行审批,对大纲不需再审批)

省农业厅

1、对面向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集资项目的审批(不再审批)

2.省间种子调运准运证的核发(由市场调节、政府监管)

3.省间种子调运质量检验证的核发(由种子质量检验部门认可)

4.农药经营单位条件的审查(省农业厅不再审查,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5.拖拉机驶入特定区域的批准(省农业厅不再审批,由交警部门依法监督管理)

6.建设银鱼加工厂的批准(省农业厅不再批准,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7.银鱼收购许可证的核发(省农业厅不再核发,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8.银鱼准运证的核发(由市场调节)

9.畜禽新品种培育中试、区试区域的核准(省农业厅不再核准,由试验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10.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条件的审查(省农业厅不再审查,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省商务厅

1.外派劳务人员培训中心资格的核准(省商务厅不再核准,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2.企业外派劳务人员许可证的核发(由企业自主决定、政府监管)

3.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主办单位资格的审批(省商务厅不再审批,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省文化厅

1.音像制品运输传递证明审核出证(由市场调节)

2.县级以上国家机关设立的文艺表演团体进行跨地区营业性演出的审批(由文艺表演团体自主决定)

3.发布演出广告的核准(省文化厅不再核准,由工商部门依法监督管理)

4.在职演员参加其他单位举办的营业性演出的审批(由演员所在单位自主决定)

5.个体演员、业余演员参加营业性演出的审批(由演出单位自主决定)

6.个人通过因私渠道出国(境)从事文化活动的审批(由所在单位自主决定,并依法办理出国(境)手续)

省卫生厅

1.互联网站从事医疗信息业务的审批(省卫生厅不再审批,对互联网站依法监督管理)

2.强化食品的审批(由企业决定、政府监管)

3.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合格证的核发(省卫生厅不再核发,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监督管理)

4.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审批(省卫生厅不再审批,监督企业执行卫生规范)

省环境保护局

1.化学危险物品环境的审核(并入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的审查(并入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

3.环境标志产品的认定(由专家评审,市场认可)

4.环境保护产品的认定(由专家评审,市场认可)

省广播电视局

有线电视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单位资质认可(由企业执行有线电视工程技术规范)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合同鉴证(由企业按照合同法执行)

2.“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核准(由协会评审、市场认可)

3.执照复印件加盖原登记主管机关公章的审批(省工商局不再审批)

4.外国广告企业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审批(由企业按照设立机构的要求设立)

5.白酒类(39度以上)广告的审批(监督企业执行广告法律、法规)

6.境内企业在香港发布广告指定代理公司的审批(由企业按照有关要求自主决定)

7.商标印制业务管理人员的资格核准(由企业按照印刷规范要求执行)

8.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定点销售的审批(由市场调节)

9.设置广告显示屏的审批(由企业按照有关广告要求设置)

10.民用航空器设计、生产、维修企业的审批(按照设立企业进行管理)

11.印刷商标单位的审批(按照设立企业进行管理)

12.广告审查员的资格核准(由企业按照有关广告要求办理)

13.企业登记代理人员资格核准(由企业按照有关代理要求办理)

14.商标代理组织的审批(按照设立中介组织进行管理)

15.广告专业技术资格核准(由企业按照有关要求办理)

16.经纪从业人员资格核准(由企业按照有关要求办理)

17.商标代理人资格核准(由企业按照有关要求办理)

18.《全国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的审核(由市场认可)

19.没收走私汽车、摩托车证明书的核发(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办理)

省新闻出版局

1.出版物批发前的核准(由企业自主决定)

2.书刊印刷国家级定点企业的审核(省新闻出版局不再审核,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3.书刊印刷省级定点企业的审批(省新闻出版局不再审批,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4.申请设立出版物总发行企业或从事出版物总发行业务的审核(由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锅炉改造方案的审批(监督改造单位执行有关标准)

2.三类压力容器设计的审查(由设计单位按照有关标准设计)

3.引进设备、技术改造、科技成果鉴定推广标准化的审查(由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组织专家按照有关标准认定)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厂内机动车、矿内机动车证照的核发(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管理)

省旅游局

饭店管理公司的审核(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

省测绘局

测绘任务登记(省测绘局不再登记)

省档案局

1.破产企业档案处置方案的审批(由企业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2.对确认无力完成预定任务或原定任务不当的档案科技项目中止项目合同的审批(由合同双方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办理)

3.档案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对科技项目的内容、进度、项目负责人进行修改、调整的审批(不再审批)

4、档案科技成果登记(不再登记)

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

生物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单位资质证书的核发(省创新办不再核发)



附件二: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改变管理方式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61项)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大中型及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开工报告和竣工验收的审批(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省经济委员会

1.企业法律顾问注册登记(改为事后登记备案)

2.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3.室内装饰企业资质(乙级、丙级)等级证书的核发(改由省室内装饰协会管理)

省教育厅

1.普通大中专(师)、成人大中专(师)、干部大中专(师)学籍认定、转学审批、毕业证书的审核验印(电子注册)(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2.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名单的核准(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3.接受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的高校和接受外国学生的中小学的资格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4.中等及以下学校等级的评估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5.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的核发(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6.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资格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7.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改由教育部门组织教育专家审定推荐)

省公安厅

车辆驶入禁止、受限制通行道路的审批(改为日常监督管理)

省司法厅

法律援助通知书的核发(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省财政厅

1.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罚没收入票据的使用、印制和核销的审批(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2.地方金融机构的费用率核定、坏帐核销的审批(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省人事厅

举办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的审批(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1.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审核、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2.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审核、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3.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开办机构的许可(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4.经济实体安置富余人员审核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5.新办商贸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审核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6.新办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审核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7.商贸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审核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省建设厅

1.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和人口规模的核定(改为备案监督管理)

2.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报监审查(改为日常监督管理)

省交通厅

1.省管路网投资项目的审批(改为日常监督管理)

2.1000万元以下的港口、航道、码头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核(改为日常监督管理)

3.公路工程交工质量鉴定、质量检验(改由公路工程质量监测单位鉴定、检验)

省国土资源厅

1.土地勘测定界许可证的核发(改为登记备案)

2.采矿权评估结果的确认(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3.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审核、认定(改为登记备案)

4.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矿床工业技术指标评审、认定(改为监督管理)

省水利厅

1.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核(改为监督管理)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设计修改及概算调整的审核(改为日常监督管理)

3.水利工程开工报告的审核(改为事后登记备案)

省农业厅

1.占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所的审核(改为监督管理)

2.种子贮藏、保管、加工技术人员的考核(改由行业组织管理)

3.新农药推广使用试验单位的资格认证(改由植物保护机构管理)

4.农业机械鉴定(改由农业机械专业技术组织鉴定)

省商务厅

1.地州市的双边政府、联合国多边组织、国际民间组织的无偿援助项目的审批(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2.出境办展资格的审核(由商务部审查)

3.外商投资企业鼓励类项目的确认(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省卫生厅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改为日常监督管理)

2.救护车、卫生监督车、妇幼保健防疫车减免养路费证明的核发(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3.消毒药剂、消毒器械的卫生许可(改为事后登记备案)

4.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改为日常监督管理)

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资质认定(改为日常监督管理)

6.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认定、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资格认定(改为日常监督管理)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对病残儿医学鉴定结果的确认(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2.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断、鉴定结果的确认(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省地方税务局

对普通标准住宅的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省环境保护局

排污申报登记(改为日常监督管理)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机动车辆交易验证盖章(改为日常监督管理)

2.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公司的股东或发起人的登记(改为事后登记备案)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报告的审核(改由检验机构管理)

2.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设计文件的审查(改由检验检测机构鉴定)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执业药师的注册审批(改由执业药师注册中心管理)

省旅游局

旅游饭店星级的评定核准(改由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委员会评定)

省政府信息产业办公室

信息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查(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省测绘局

对地籍测绘成果的认定(改为事后监督管理)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1-09-17

卫办法监发[2001]117号


  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2001年8月24日,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联合组织召开了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卫生部张文康部长、教育部王湛副部长、公安部杨焕宁副部长发表了重要讲话(见附件)。截止9月15日,本月我部共收到学校、托幼机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7起,中毒4073人,无人员死亡。其中,9月4日、5日上海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发生中毒事件,477人中毒;9月6日,吉林省吉化公司所属12所学校发生饮用豆奶食物中毒,中毒2698人,住院469人;9月7日,甘肃省高台县光彩幼儿发生食物中毒,中毒166人;9月12日,清华大学发生食用银耳汤中毒事件,中毒168人;9月13日,天津市5所小学发生“学生奶”中毒事件,中毒181人;9月13日,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启工三校发生食物中毒,220名学生中毒;9月14日,广东省阳江市初鹰小学发生饮用不洁“学生奶”食物中毒事件,中毒59人;9月14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04名幼儿中毒。以上中毒事件的致病原因绝大部分是由微生物引起。现就贯彻落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将此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认真做好此次电视电话会议的宣传贯彻工作,及时组织学习,并根据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当地学校食品卫生的保证措施。各级领导要亲自参与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认真研究并作出具体部署。

  二、严格依法行政,落实责任。各地要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汲取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教训,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工作,逐一落实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努力提高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水平。

  三、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关食品卫生的宣传活动,特别要加强对学校集体食堂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同时,也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卫生习惯,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四、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共同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工作。各地在近期应由当地卫生部门负责协调,会同公安、教育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一次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检查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进一步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卫生部、教育部和公安部在各地检查工作结束后,对部分地区的检查工作进行抽查,并将结果进行通报。特此通知。

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在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1年8月24日)

同志们:

  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在新学期到来之际,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决定,就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联合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总结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分析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动员各级卫生、教育、公安等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确保在校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学校正常教学营造一个卫生、安全的环境,推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到一个新的水平,让学生家长满意,让全社会放心。下面,我代表卫生部讲几点意见。

  一、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美满和幸福。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学生的饮食卫生和健康成长,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卫生部门始终把学校卫生工作作为整个卫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与教育、公安等部门一起,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体现在:一是学校卫生法制化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卫生部与教育部曾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部门规章。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这一条例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生健康的高度重视,它确立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制度和规范,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卫生工作的法制化管理。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新的《食品卫生法》,标志着包括学校食品卫生在内的我国食品卫生法制化管理迈入了新的阶段。二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学生身体健康得到明显改善。如1985-1995年10年间,7-17岁城市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长2.9和2.3厘米;农村平均增长3.6和3.1厘米,大部分指标已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卫生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责和业务特点,加强了包括学生食品卫生安全、免疫接种、疾病预防、健康教育、营养保健等在内的学校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工作。就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卫生部门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一)制定和完善学校食品卫生法规和技术规范。近年来,卫生部依据《食品卫生法》,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有关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规章,为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由卫生部联合10个部门制定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保障食物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由于饥饿和食物不足导致的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这些规章和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对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学生营养提供了有力的法规依据和技术支持。另外,卫生部还组织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包括对学生在内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倡议。近年来,卫生部又与教育部、农业部、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开展“学生饮用奶”、“学生营养餐”的行动计划,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健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结合当地的特点,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地方标准。如北京市针对学校等集体食堂用餐人员多而且集中的特点,在积极贯彻卫生部《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和《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同时,还制定了《学校内及周边地区食品生产经营规定》、《学校营养午餐审批管理办法》,并专门制定了《送餐企业卫生规范》等。通过上述措施,为学校的食品安全卫生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二)认真贯彻国务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部署,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检查。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原则,卫生系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专项斗争正在向纵深发展。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卫生部门作为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牵头单位,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专项整治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展食品打假专项斗争以来,各地卫生、质监、工商、经贸流通等行政主管部门共查办违法案件28210起,捣毁窝点18074个,查获违法食品17316.7吨,违法产品标值24845.7万元,吊销卫生许可证1425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158人。

  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学校集体食堂、学生营养餐、集中供餐点以及校内和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按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学校集体食堂必须经过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性卫生监督,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并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业。卫生行政部门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参与学校食堂新建、改建、扩建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等,防止出现建筑设计不合理、加工能力与供应不相适应以及食堂的设施、场所等方面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等问题。同时,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对学校集体食堂和其他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指导、检查和督促学校消除可能发生食物中毒或造成食品污染的隐患,并协助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集体食堂的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法规的培训。预防性监督和经常性监督相结合,是卫生行政部门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学校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及其它食源性疾患工作。分析近年来学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发现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主要原因之一。教育部门对此十分关注,采取了相关措施,部分省份还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落实了学校饮食卫生等安全事故责任制,规定了校长负责制。为做好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工作,卫生部每年都要在食物中毒高发季节,针对所发现的问题,组织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措施,进行控制。1998年,针对山东单县小学生服用碘钙营养片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部分省发生的矿物油污染饼干造成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等,卫生部确定当年的“食品卫生法宣传周”主题为“预防学生食物中毒”。1999年卫生部针对基层卫生工作者编写了《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针对广大消费者编写了《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等科普读物。卫生部还狠抓了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信息报告和控制指导工作。在去年新发布实施的《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中,将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列入紧急报告的范围,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必须在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目前,各地卫生行政部门都建立了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机制,确保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能够做到快速反应。

  (四)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宣传教育。《食品卫生法》明确规定,防止食物中毒发生是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学校食品卫生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总结以往中毒事故的经验,发现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与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缺乏和法律意识淡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和法律知识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关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加强监督执法的同时,还配合教育部门对学校健全食品卫生制度、合理营养膳食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协助培训食品从业人员。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对学生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高食品卫生知识水平,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当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当前,食品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大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因食品加工贮存不当等因素造成致病菌污染食品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仍然占主要位置。日本曾发生过震惊世界的生拌色拉蔬菜被0157:H7大肠杆菌污染和雪印牛奶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而导致爆发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学校集体食堂的供餐对象是在校的师生,学生是一组脆弱人群。若食堂管理不严,措施不到位,就必然存在发生食物中毒的安全隐患。学校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则涉及面广、危害人多,社会影响极大,决不能掉以轻心。

  2000年卫生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报告135起,中毒6237人,死亡135人。其中,发生在学生集体食堂的有30起,中毒2602人,2人死亡,41.7%的中毒人群为学生。2001年上半年卫生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报告85起,3334人中毒,75人死亡。其中发生在学校集体食堂的有21起,1818人中毒,无死亡。54.5%的中毒人群为学生。发生中毒原因除投毒等治安事件外,还与学校外购餐饮质量不好、学校食堂卫生条件差、食品加工和储存不当,而造成食品污染有关。例如,今年上半年发生的广西玉林地区4所学校的学生因食用以吊白块做增白剂的米粉,导致87名学生中毒;山东临沂高级技校食堂厨师误将亚硝酸盐作食盐放入菜中,使87名学生食物中毒;青海西宁铁路一中学生早餐后,有198人发生变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74人因食用掺有毒鼠强的雪糕后发生中毒;广东省南海市南庄高中81名学生因食用沙门氏致病菌污染食品发生中毒事件。在教育、公安等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这些食物中毒均得到及时妥当地处理,卫生部门在组织救治病人的同时,及时依法查处了违法行为,并建议政府追究了责任人的行政责任。8月13日,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还对上述青海、新疆、广东发生的3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了通报,并要求各地根据职责分工,采取切实措施,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这些中毒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为贯彻李岚清副总理批示,卫生行政部门、教育部门分别对中小学校、部分高校的食品卫生状况进行了检查,发现不少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食物中毒的隐患。主要的问题是:

  (一)食堂卫生条件差,设施陈旧,卫生管理混乱。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改革过程中,也暴露了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工作薄弱等问题。有的学校领导将学校食堂承包给个体经营者后,不管不问。食堂承包者只顾经济效益,不注重卫生条件的改善,食品卫生意识差。检查中发现一些食堂无防蝇的设施,加工流程无序,食品原料直接放在潮湿的地面上;餐具消毒措施不落实,有的学校根本不做餐具的消毒,也无餐具保洁的措施;还有些食堂的承包商见利忘义,从非法商贩中购买劣质猪肉,使病、死猪肉流入学校;有的学校自建生活饮用水设施,但是缺乏消毒设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二)学校集体食堂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缺乏。部分食堂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临时聘用,未经培训和未取得健康证就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不具备从业的基本资格,这些人员往往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相关卫生知识匮乏,在加工食品过程中不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操作,存在食物中毒发生的隐患。如某地卫生行政部门对14所学校卫生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93人进行测试,能完整回答问题的仅有3人。可见,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及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三)学校小卖部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问题突出。由于有的学校对小卖部疏于管理,与小卖部签订承包合同后,只负责收取承包经营费,缺乏必要的管理,加上监管部门管理薄弱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造成这些小卖部大量经营假冒伪劣食品,有的小卖部出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有的小卖部被查获大量无生产日期、无厂名厂址、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有的还出售卫生部明令禁止的直接混装玩具等非食用物品的食品。

  (四)部分非法企业打着“学生奶”、“营养餐”的名义,将卫生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出售给学生。当前,我国正大力开展“大豆行动计划”、“学生奶计划”等,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学生奶必须经有关部门认定,学生奶的生产经营企业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学校在采购学生奶、营养餐和其他食品时必须向生产经营企业索取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但检查中发现,某地14所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遵守上述规定。在推广旨在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计划时,卫生行政部门要配合学校加强对学校供餐单位的监督检查,防止不法分子借机“混水摸鱼”,坑害学生。

  (五)社会食品卫生总体水平影响学校食品卫生。我国目前食品卫生总体水平不容乐观。表现在食品的种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农药、兽药污染问题,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为牟取暴利,不顾消费者的安危在食品生产经营中滥用农药、兽药、掺杂使假。如2000年发生在河南和青岛等地的大米添加矿物油和人工合成色素等事件及近期打假行动中发现的面粉中非法使用吊白块、霉变大米冒充优质名牌大米等。这些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应当引起重视。

  (六)最近发现少数犯罪分子,将作案场所选择在学校食堂,用投毒的方式,进行刑事犯罪。投毒物质多为毒鼠强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这提示我们,学校饮食安全涉及面广,需要各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切实保障学校的饮食安全。

  三、做好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学生饮食安全。

  (一)结合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做好与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的治理工作。当前我们的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我们在整顿食品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方面,我们要继续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大打击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依法坚决取缔违法生产经营窝点,对群众日常生活的餐桌食品要重点整顿;要积极协同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对各类非法无证经营活动严厉查处,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环境;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查处大案要案入手,重点突破一批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坚决惩处违法犯罪分子。另一方面,要不断研究和制定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的长效措施,打假与扶优相结合。不仅要从源头上打击制售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违法犯罪活动,还要从法制、体制、责任制建设方面加强,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

  结合学校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在食品专项治理斗争中,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对儿童食品的监督抽检,对学生奶供应点、学生餐供应点、学校内及周边食品销售摊点的管理及取缔无证摊贩等。此外,如肉制品的整顿、保健食品非法宣传保健功能的整顿、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和滥用非食品原料的整顿等,也与学校食品卫生密切相关。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卫生部门要结合本次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继续把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特别是学校集体供餐生产经营单位和学生奶加工企业的食品卫生监督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对学生集体餐(包括学生营养餐)和学生奶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条件、设施、经营条件和产品卫生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和监测,尤其对使用原料的来源、加工过程和卫生清洁,要采取必要的卫生安全保证措施,要求集体供餐和学生奶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并实施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对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记录,对生产的产品实行动态跟踪监督检查,必须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后方可进入学校。凡不符合条件的决不准其参与学校食品的加工经营活动。同时,要加强部门配合工作,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饮食安全的指导工作;要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合作,加大对学校食堂原料采购点和学校周围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

  (二)加强学校食堂和集中供餐点的管理,推进现代管理制度。各地在开展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要继续贯彻《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据《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与教育主管部门、商贸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加大对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力度。

  各地要通过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总结、推广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先进经验。一方面,要指导学校食堂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将卫生管理纳入科学管理体系的范畴,实行卫生责任制,严把送货的索证关,加工过程的卫生关和食品的贮存关。另一方面,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技术培训工作,增加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卫生操作技术、营养卫生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技能。

  卫生监督机构要委派业务水平较高、素质较好的卫生监督人员负责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上级机关要加强对下级机构的工作指导和工作督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经验交流和信息沟通,配合学校做好食堂从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在监督工作中对存在问题的食堂要依法查处,并增加监督的频次。在学校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还要充分地考虑到保证学生营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专职的卫生管理人员监管制度和快速检验技术。要注重不断提高学校集中供餐单位的加工工艺和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的改进,在集中供餐单位中开展“良好操作规范”(GMP)及“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试点和认证工作,确保学校师生的饮食安全。

  要鼓励学校采取既保证学生营养、又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供餐方式,推进区域学校集中供餐点规划,建立学校集体供餐服务体系,有条件的地方,配备营养师,指导合理配餐。同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注意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技术指导性意见,虚心听取有关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充分利用本部门的优势和特长,在促进学校食品卫生整体水平提高中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三)落实责任制,不断提高对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水平。学校要更好地承担起本单位自身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依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学校应有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卫生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对学校集体供餐加工、经营和购销中的卫生和安全管理进行检查督促。学校食品加工经营人员要坚持以保证学校师生身体健康为基本原则,树立责任第一、安全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责任制,而决不能以牺牲学生安全为代价,采购价廉质劣的原料或在不符合卫生条件的场所进行食品加工,杜绝以各种方式侵犯学生健康权益的行为。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配合学校定点用餐、供餐管理上,一是依法严格审查,建立有效的卫生准入和监督机制;二是对涉及学校食品卫生的健康相关产品要加大监督监测的力度,决不能放过一个隐患;三是坚决打击向学校推销假冒伪劣食品和其它健康相关产品的行为,杜绝将学生供餐作为获取部门或行业利益的行为出现;四是要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通过技术和法律手段,为教育部门开展的有关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要制定和完善工作督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对因工作失职、督查不力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四)继续做好学校食物中毒及其它食源性疾患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特别是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及对学龄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尽管我们的卫生和疾病预防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日常的疾病预防控制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各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此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麻痹。要建立和完善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预案,不断提高食物中毒事故防治水平,认真执行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制度。总之,要做好学校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和掌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要把食品卫生纳入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在食品卫生方面做好自我保护,平衡膳食,并通过学生把一些食品卫生知识带给家长。宣传教育一直是各国卫生界非常重视的一项内容。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是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患的重要手段。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精神。我们卫生工作人员应身体力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实践,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和堵塞漏洞,防止食物中毒发生。在此,我希望卫生系统的同志们,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重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将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同志们,让我们时刻牢记我们所承担的职责,自觉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扎实实作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为保护学校师生身体健康作出我们的贡献。

  谢谢大家。

教育部王湛副部长在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1年8月24日)

同志们:

  刚才,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分析了当前学校食品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对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公安部杨焕宁副部长还要就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定要认真贯彻张文康部长和杨焕宁副部长的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

  做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特别是学校的饮食卫生工作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国务院领导同志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李岚清副总理曾多次作出批示,强调“食品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师生健康安全,甚至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各个环节都必须有责任制,层层把关,对玩忽职守者必须追究责任,给以惩处”。卫生部、公安部等部门对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多次作出部署,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教育部也曾多次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等相关法规,加强对学校食堂、课间餐、营养配餐及学校饮水等方面的卫生管理,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监督。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食品卫生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和卫生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多种形式对学校食堂卫生和学生集体用餐、学校饮水卫生加强监督检查,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学校食品卫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各项措施没有得到落实;对于学校食品卫生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及时地加以研究和解决;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漏洞不少,隐患甚多。因而,这些地方和学校食物中毒事件难以有效控制,并且时有发生。今年上半年,又发生多起学生食堂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给学校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此,各地都要引以为戒,要警钟长鸣,对关系广大师生健康安全的这项重要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现在,我对加强和改进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再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要进一步增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保护广大师生健康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确立“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把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经常过问并了解学校卫生工作,特别是食品卫生工作;对学生集体用餐、饮用水卫生安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及时解决。特别要注意解决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卫生隐患问题。

  第二、要严格管理,狠抓各项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专人分管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教育部、卫生部近期将下发《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各地和学校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各类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要根据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的治理工作,要严把学校食品入口关,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学校。要加强学校食堂的安全保卫工作,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学校自办食堂必须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加强所辖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将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的范围,进行督导检查。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及时予以纠正。

  学校在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的同时,应对社会化后的学生食堂饮食卫生进行经常性监督与管理,要坚决纠正对学生食堂承包单位“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错误倾向。对这类食堂,学校应建立监督管理与定期检查制度,经常征求学校用餐人员对食堂饮食卫生的意见,并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承包单位提出相关的卫生要求。

  第三、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经常向师生员工宣传普及卫生防病和预防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增强师生员工的卫生防病意识和能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中小学校还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讲解食品卫生的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第四、要加强学校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建立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分期分批地对所属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的培训,使之了解《食品卫生法》的基本精神及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树立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的意识。

  第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建立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上述突发事件应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食物中毒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这些突发事件应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除向当地政府报告外,还应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并通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同志们,新学期即将开始,各地要把贯彻今天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作为开学工作的一部分,认真研究并作出部署。各学校要根据今天会议提出的要求,在开学前后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教育部与卫生部将在今年年底前后对各地学校食品卫生工作进行抽查,并对抽查情况进行通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关键在狠抓落实。让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指导,共同努力,扎实工作,把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使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公安部杨焕宁副部长在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1年8月24日)

同志们:

  这次电视电话会议,专题部署开展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十分重要。下面,我就公安机关如何参与这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维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是包括公安机关在内的社会各界、各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校园内的各类案件和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投毒犯罪活动和中毒事故增多,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极大威胁。据统计,今年以来,公安部共接各地公安机关专报学生重特大中毒事件15起,其中投毒案件9起,造成582人中毒、2人死亡。这些投毒案件和中毒事故的发生,往往造成群众心理恐慌,严重干扰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社会影响恶劣。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看,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不断增多,诱发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一些犯罪分子为泄私愤,报复社会,报复他人,极有可能选择自我防护能力较弱的青少年学生作为侵害对象,并以投毒方式制造大的影响。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把此项工作作为事关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纳入严打整治斗争的总体部署,依法履行自身职责,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投毒案件、中毒事故的发生。

  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全面开展校园周边地区治安整治,坚决取缔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摊点,清除食物中毒源。各地公安机关要积极配合教育、卫生防疫、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地区的检查整治,清理学校周围的个体摊点。对在校园门口占道非法经营、影响交通的个体摊点,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清理,屡教不改的要依法从重处罚。对校园周边无食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合法手续,特别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以及达不到食品卫生要求的,要配合有关部门坚决予以取缔,并收缴、销毁有毒、有害食品和生产加工设备;构成犯罪的,要严格依照《刑法》第143条和第144条的规定追究生产经营者的刑事责任。学校所在地公安机关特别是派出所、巡警队要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加强日常巡逻、检查,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不买、不食不卫生食品,不在达不到食品卫生要求的个体食品摊点就餐。

  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全面清理整顿鼠药生产经营秩序,大力收缴

  流散社会的毒鼠强等国家禁用剧毒急性鼠药,消除治安隐患。当前,投毒案件和中毒事故之所以接连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单位和个人为牟取私利,非法生产、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毒鼠强等禁用剧毒急性鼠药,致使此类剧毒物品大量流散社会。各地公安机关要积极配合农业、经贸、工商行政管理等灭鼠药主管部门,对本地区灭鼠药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检查。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要配合有关部门取消其生产销售资格,由主管部门吊销其生产许可证件,收缴其现存鼠药及生产加工设备、原材料。与此同时,各地公安机关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不遗不漏地对流散社会的毒鼠强等国家禁用剧毒急性鼠药进行收缴。对在城镇集贸市场和农村集市摆摊设点非法销售灭鼠药的,一经发现要坚决收缴取缔。对公民个人持有、私藏的禁用剧毒急性鼠药,要动员其限期交出,拒不交出的依法强制收缴。检查收缴工作中要严格执法,对持有、私藏剧毒鼠药拒不交出的,以及非法生产经营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从严追究有关单位、人员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对收缴的禁用剧毒急性鼠药及其生产加工设备和原材料,要及时送交省级化学工业主管部门统一监督销毁。

  四、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利用剧毒鼠药投毒作案的刑事犯罪活动。各地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本地区发生的投毒犯罪案件的侦破力度。对以中小学生作为侵害对象的重、特大投毒案件,要认真排查梳理,逐案落实破案责任单位和人员,重大、典型案件要逐级督办,限期查破。要主动加强与卫生、教育部门的联系,对卫生、教育部门提供的涉及投毒犯罪的案件线索,各级公安机关均要及时受理,认真对待,依法查办。对发生的各类中毒事件,公安机关要提前介入,在积极参与救治、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同时,尽快开展事件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线索,搜集证据,属案件的要及时组织侦破。对案件侦查过程中发现的非法制贩窝点,要及时配合经贸、农业、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予以取缔,消除隐患。

  同志们,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事关社会治安稳定的大事,收缴流散社会的剧毒物品、严厉打击投毒犯罪活动、严防中毒事故是党和人民赋予公安机关的神圣职责。各级公安机关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卫生、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为维护校园秩序、师生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